日期:1957-8-8 作者:胡洪涛
胡洪涛【本报消息】武汉市粮食学校反右派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。在广大群众的揭发下,一个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小集团“文学社”(又称文艺社,文学研究小组)的反动面目已经毕露。
这个反动集团“文学社”,是今年5月全国各地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的时候成立的,它不是一个研究文学的组织,而是有计划、有章程、有纲领的彻头彻尾的反党、反人民、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派的阴谋集团。
这个集团以财会班学员傅万福(粮食公司青山营业部粮店组长)为“主将”,陈子俊(市油脂公司营业部会计)为“军师”,蔡崇楷(市粮食公司汉阳区营业部办事员)为“先锋”,这三个右派分子是集团的发起人,也是集团的头子。
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动的秘密的组织工作,先把财会班的学员排了一个队,分为先进、中间、落后三类,党团员是孤立和打击对象,中间分子是争取对象,落后的、对党不满的是培养对象。他们初步确定发展六人,其中三人是近期培养,三人是长期培养。对吸收到反动组织里来的人,先用谈家常、谈文学的方式,了解对方的思想、特点、爱好,再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历史情况、家庭情况、工资待遇等等,而后再经过教育——贯输反动理论,由傅万福进行“上课”,讲述“厚黑学”、“世界野心家”、“水浒哲学”等,要“社员”脸厚、心黑、善于利用群众,为“成大事”的必要条件。上课之后,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讨论。培养“社员”要具有一种“坚决”的反党反人民的思想立场,“忠诚地”为“社”的反动活动服务。
这批右派分子的活动形式,是在每天的课余、饭后、文娱体育活动时间和星期天,以散步逛街为名,进行秘密集会,风雨无阻,每天必到。他们有时一同出去,一同回校,有时先后出去,先后回校,有时又约定地点,各自出去,各自回校。开黑会的地点,多在江边、桥上和月湖堤上的静僻之处。
党宣布开展整风以后,这批右派分子大肆活动,和全国各地右派分子的向党进攻,遥相呼应。他们到处点火,阴谋策划要煽起一个“匈牙利事件”。他们的计划是:和校外的各工厂学校里的右派分子联系起来,煽动群众闹事;在粮食学校里散布反动言论,组织闹事罢课,力图把“小事酿成大事”,搞垮学校。他们还准备写信给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李尔重同志进行恐吓!
6月初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,这几个右派分子在街上和长江日报、湖北日报门口看见了有武大学生贴的反动标语,落款是“我大淋浴编辑部”,他们高兴万分,右派分子傅万福说:“我虽然今天掉了二十块钱,但人是舒服的”。并认为这是一个“发动群众”的绝好机会,于是他们召开了全体“社员”会议,研究怎样到武大去“挂钩”的问题。右派分子陈子俊、蔡崇楷提议由他们去,傅万福要他们讲策略,最后决定写匿名信从武昌、汉口、汉阳三个地方发去,然后再行直接联系。傅万福说,“如果信寄到了‘淋浴编辑部’,对共产党是个不利,收不到就是共产党扣押了,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反对他们”。
在寄给武大落款为“不是傻瓜等十人”的一封匿名信里,赞扬“淋浴编辑部”“进行的斗争是正义的”,“行动是勇敢的”,“我们除在精神上和行动上支持你们外,在必要的时候,我们也可从物质上和经济上支持,并预祝你们胜利”。又说:“我们也在向你们所走的方向前进”,“我们也要行动起来一起向一个方向前进”。接着,他们在信上对党和政府进行了恶毒的污蔑和诽谤,之后又“呼吁”“要自由”,“要真正的自由”,“要出版真正的民主报纸”,“打开国内外的新闻道路,我们可以随时听到别国人对我们国家的反映,并希望你们团结各阶层人士,来要求他们进行彻底的改革”。他们又写了一段对武大同学的鼓励、号召的话,还提供了他们反党反人民的经验。
这封匿名信发出后,傅万福、蔡崇楷、陈子俊抱着很大的反动的希望,他们开会估计了将要发生的情况,他们说:“这一下,学生一定上街闹事,工人和知识分子就发生冲突,社会秩序就会混乱,解放军必然出动,打死几个学生以后,事情就不可收拾,匈牙利事件就会形成”。当时傅万福问蔡崇楷:“那时,我就拿一挺机枪,你说站在那里扫最过瘾?”蔡说:“龟山上”。傅说:“我们应该站在军事要点的大门口扫,在市人民委员会门口扫,这样才过瘾。”
由此可见,这一小撮右派——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分子的疯狂和罪恶,已经到了什么程度!他们已经成了人民的死敌!
在粮食学校里,这批右派分子在群众面前造谣、中伤,挑拨离间,到处散布反动言论。
当右派分子储安平、章乃器等的谬论在报上揭露后,傅万福、陈子俊、蔡崇楷等就在课堂里对群众说:“好呀!有理,有种!”又说:“现在一切都不民主,比国民党还不如,解放了比解放前还不如。”他们叫群众不要相信马列主义,说“一个人若被孔子拉着鼻子走不算好汉,若被马列主义拉着鼻子走也不算英雄。”他们还污蔑党,把党比作希特勒,说“希特勒上台唱和平,共产党也唱和平,最多只能统治三、五年就要垮台。”他们指党团员为“特务分子”,指政工人员为“政治骗子”,他们还污蔑解放军,说“现在人民解放军是受的直线教育,叫他们打仗就打仗,别的什么都不晓得,一匹牛,叫它耕田就耕田,人比牛还不如”。又说:现在全是“庙堂之上,土木为官。”把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都说成是泥塑木雕的人。他们把我国名作者的作品都说成是“公式化、概念化”,说“郭沫若是鲁迅的叛徒。”不仅如此,他们对毛主席、伏罗希洛夫主席也进行诬蔑。如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他们除了口头散布反动言论以外,还运用诗歌、相声、小说等各种形式来谩骂党和学校。
他们还造谣,说“共产党正在兴建五角大楼,是秘密的,将来要关犯人的。”“去年共产党救灾是假的。”等等。他们还煽动群众说:“写信到中央告状都没有用,写就写到英国代办处去。”
5月底、6月初,粮食学校里发生了一件不平常的事情,这就是经营班的以张克林、王健为首的“共产军,和平战士”右派小集团,利用青年监督岗批评浪费粮食问题而展开的“园地讨论”的机会,张贴一系列反动的文章,企图引起群众对学校不满,发动闹事的“高潮”。这时候,“文学社”的主将、军师和先锋举行紧急会议,以为这是一个在校内煽起闹事的好机会,决定一面由陈子俊、蔡崇楷写大字报支持张、王小集团的反党行为,一面又派“发展对象”易志清和张克林保持密切联系,统一行动,另外还派共青团中的变节分子傅登汉、群众王宝堂探听党、团内部的情报。
傅万福等这时候就积极组织罢课,在一次“文学社”的全体成员会议上他说:“我们只要五十人参加就行了,一罢课,校长就必定撤职,这样,小事就会闹成大事的”。
没有几天,财会班就发生借老师口音不懂,进行哄堂,哄走了辅导老师,并指定校长到课堂来解决“问题”。这批右派分子满以为这一下,他们的计划要实现了。
广大的群众是有嗅觉的。右派的罪恶阴谋破灭了!
当傅万福、陈子俊、蔡崇楷等的匿名信寄到了武大“淋浴编辑部”之后,同学们没有被他们煽动到街上去,“淋浴编辑部”公布了这封信,加了这样的一段按语:
“压在阴暗的角落里的东西,一找到机会,他们就会往别人身上爬,他们企图煽动我们,利用我们推翻共产党,推翻我们在社会主义的祖国,企图挽回自己可耻的命运。我们淋浴编辑部要公开宣布,什么炸弹爆炸,什么阴险毒辣的匿名信,都绝对吓不倒我们,绝不会动摇我们对共产党的热爱,绝不会动摇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。”
在粮食学校里,学校及时解决了教学上的问题,群众照常上课。接着,声势浩大的反右派斗争开展了,觉悟了的群众起来了,保卫党,保卫社会主义,保卫学校!和右派分子进行了决战!
反右派斗争的进军号角响了,右派分子大为惊慌。这些凶狠毒辣的右派分子开了紧急会议,商量退却的办法。傅万福提出,由“社员”出面,在大字报上写稿,检举张克林、王健小集团,伪装成反右派斗争的“积极分子”,模糊群众视线。一面又订攻守同盟,只能说自己,只承认思想错误,不能谈别人,不能谈组织问题。如果学校这一关混过去了,回到原单位后再随时联系,发展组织,如果有一人被捕,其他的人要提出“申诉”。
可是“社员”中谁也不敢出面检举,于是又想了第二个办法,是检举他们的外围易志清,企图把他们和张克林集团的关系推开。万一不成,就集体绝食、抵赖,拒不交代问题。傅万福说:“这就是胡风的‘且打滚且作战’的战术”。
作了这样的布置之后,傅万福还不放心,和军师陈子俊商量着要用杀人灭口的办法。傅万福说:“蔡崇楷是个草包,经不住斗,唯一办法,只有把他从江汉桥上推下去才能安全。”
7月4日,武汉市粮食学校第一次反右派斗争大会上,群众揭发了“文学社”的一部分活动情况,在小组会上,这个反动集团的主要骨干陈子俊、蔡崇楷抵挡不住群众的正义的压力,开始缴械投降,交代了“文学社”的反党、反人民、反社会主义的罪恶活动。头领傅万福一看情势不妙,畏罪潜逃了。逃到半路,傅万福碰见了一个后进分子,这个后进分子问他为什么要逃走?傅万福说:“我的问题谈不得,小则坐牢,大则枪毙。”可是,逃到那里去呢?在外边活动了几天,无路可走,还是只有回来。在回校之前,他还作了一番挣扎,给学校孙永慈校长(兼中共党支部书记)写了一封信,企图要学校来袒护他的罪恶,他无耻地耍赖说:“苏戊娟同我一道走,十五贯背在我身上,尤葫芦确实不是我杀的呀”!他还威吓孙校长说:“轮船虽然大,但万分之一的舵,它却能歪曲整个航行”。
目前,粮食学校的反右派斗争正在进一步深入开展,这个反动集团的成员,有的已缴了械,开始作检讨;有的还在“且打滚且作战”,企图混关;而广大群众正在全面出击,为取得彻底的胜利而斗争!
来源:《长江日报》1957年8月8日。
Copyright (C) 2024 Marxist-Leninist-Maoist.
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, distribute and/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, Version 1.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;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, no Front-Cover Texts, and no Back-Cover Texts.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"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".